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在大理市召开洱海流域困难立地精准飞播造林试点项目竣工验收会。大理州林草局、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及其他项目参与单位参加了会议,专家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以往林木育苗技术缺少目标性和规划性,种植效果不理想且时间长,给林木育种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影响。为此,林木育苗技术创新成为当务之急,需改良传统技术,通过层级法处理种子,提高林木经济效益。特别是种子休眠期,合理处理种子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总结如下:
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库、DNA库、植物离体库、微生物库、动物种质资源库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介绍,该种质资源库于2007年开始运行,是我国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也是亚洲较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在中国西南边陲一个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里,9万多份野生植物种子“沉睡”其中,“睡眠”周期可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就是位于云南昆明北郊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资源库”)。
随着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种质资源有目的地改良动植物的性状与品质,为人类解决粮食、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contact us